为帮助村民拓展产业渠道,增加村民经济收入,马龙村围绕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生态的发展理念,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因地制宜发展脆红李,拓宽增收致富路。
以前的马龙村,由于村地理条件十分恶劣,交通不便捷等原因,部分村民搬迁到其他地方发展。留在这里居住的村民,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外出务工。2017年,马龙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,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脆红李,当地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响应,回到马龙村。
马龙村桐油寨村民组村民姜显文:“像我们 ,我还不是在外面打工,回家来个把多月了 ,就是为了搞这个, 抓紧时间弄完,搞好。”
姜显文告诉记者,以前在家发展农业,因为土质、交通、气候等因素,种植经济作物难以维持家用,不得不外出打工,这次村里发展脆红李,他积极支持,把自家的十多亩土地全部拿来种植脆红李。
姜显文:“我们提前个月就开始咯 ,开会的时间说是要搞这个 ,弄这个来种的时候 ,我们就开始砍土 ,全部砍光。”
马龙村桐油寨村民组的李立,家里有七个人,三十多亩土地,构皮滩水电站建设后,就在电站里面务工,家里的土地,有的荒,有的送给别人种。以前,李立也想过发展产业,但由于种种原因,想法没有得以实施。由于文化程度低,李立在外打工只能干体力活,再加上年龄的原因,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,别人也不愿意找他做工。
李立:“像我们在外面打工 ,一晃五十几了,身份证拿出来,人家一看 ,五十几了, 哪个工地上人家都不要你 ,你说是不是 ,上年纪了 ,在屋里搞点果树 ,有一定的收入, 要好一点。”
据了解,马龙村此次共种植脆红李一千多亩,涉及桐油寨、龙安坡、楠木湾、岩上、马中岭、长冲、长田坎、李子坪等村民组。全村按照“农民主导、市场向导、政府引导、科技指导”的方式,把脆红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,形成“一村一品”的产业新格局,努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。(李宁 马晓雪)